真空濾油機是電力、石化、冶金等行業中用于凈化絕緣油、潤滑油等油液的關鍵設備,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真空分離技術去除油中的水分、氣體和微小顆粒雜質。為確保設備高效運行并延長油液使用壽命,需嚴格遵循操作規范,以下是真空濾油機的使用細節及注意事項。
一、啟動前的準備
1. 設備檢查
- 電源與接線:確認設備接地良好,電源電壓符合銘牌要求(通常為380V/50Hz),檢查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燈和按鈕是否正常。
- 油路連接:確保進油管、出油管及真空管路連接緊密,無漏氣或漏油現象。進油口需低于儲油罐液位,出油口應高于目標容器。
- 真空泵與加熱器:檢查真空泵油位是否在視窗范圍內,加熱器是否正常升溫,溫控儀表是否校準。
2. 油液預處理
- 沉淀與粗濾:若油液含有大量沉淀物,需先靜置沉淀或通過離心機初步分離大顆粒雜質,避免堵塞精密濾芯。
- 溫度平衡:低溫油液需提前預熱至40~50℃,降低黏度,提升過濾效率;高溫油液需冷卻至60℃以下,防止真空泵負荷過高。
3. 參數設定
- 根據油液類型(如絕緣油、液壓油)和污染程度,預設真空度(通常-0.06~-0.09MPa)、加熱溫度(40~80℃)及流量(根據設備額定值調整)。
二、操作流程與關鍵步驟
1. 初始啟動階段
- 空載運行:開啟真空泵和加熱器,空轉5~10分鐘,檢查真空度是否達到設定值,確認無異常振動或泄漏。
- 緩慢進油:打開進油閥,初始流量調至30%~50%,觀察出油狀態,待油液連續流出后逐步增加流量至額定值。
2. 循環過濾過程
- 恒溫控制:加熱溫度需穩定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油液裂解;定期記錄進出油溫度、真空度及壓差數據。
- 泡沫處理:若出油口出現大量泡沫,可降低加熱溫度或減小流量,必要時添加消泡劑。
- 在線監測:每30分鐘取樣檢測一次油液的含水量(如卡爾費休法)、顆粒度(NAS等級)及擊穿電壓,直至指標合格。
3. 停機操作
- 逐步降載:關閉加熱器,停止進油,維持真空泵運行10~15分鐘,將殘留油液抽干,避免油液倒灌。
- 排空余壓:關閉真空泵電源,打開排氣閥釋放真空,防止負壓損壞設備。
- 清理現場:關閉所有閥門,擦拭設備表面油污,整理管路。
三、關鍵參數控制
1. 真空度
- 真空度越高,水分蒸發速度越快,但過高會導致油液霧化,降低效率。一般絕緣油凈化真空度設置為-0.08~-0.09MPa,潤滑油可稍低(-0.06~-0.07MPa)。
- 定期檢查真空泵油是否乳化(呈乳白色),若變質需及時更換。
2. 溫度控制
- 加熱溫度過高會加速油液氧化,過低則降低脫水效率。絕緣油推薦溫度≤65℃,液壓油≤80℃。
- 停機后需持續循環冷卻水,直至油溫降至40℃以下。
3. 流量與壓差
- 初始流量不宜過大,防止濾芯堵塞;運行中若壓差超過0.2MPa,需停機清洗或更換濾芯。
- 多級過濾系統需注意各級壓差均衡,避免某一級過載。
四、維護與保養
1. 濾芯更換
- 粗濾芯(如金屬網濾芯)每500小時清洗一次,精密濾芯(如高精度纖維濾芯)累計工作200~300小時后需更換。
- 更換時避免直接用手接觸濾芯表面,防止污染。
2. 真空泵維護
- 每運行200小時檢查真空泵油位,每500小時更換真空泵油;定期清理氣鎮閥,防止水蒸氣凝結。
3. 密封件檢查
- 定期檢查各管路接頭、視窗玻璃的密封墊圈,老化或變形需立即更換,避免滲漏。
五、安全注意事項
1. 防靜電與防火
- 設備需接地良好,過濾易燃油液時禁止明火,工作區域配備滅火器。
- 處理高含水油時,防止水分快速蒸發引發油霧爆炸,需控制加熱溫度和流量。
2. 高溫防護
- 加熱器表面溫度可達100℃以上,操作時佩戴隔熱手套,防止燙傷。
- 設備停機后,油箱內殘留高溫油液,禁止立即拆卸管路。
3. 壓力控制
- 嚴禁超壓運行,進油壓力不得超過設備標稱值(通常≤0.3MPa),避免炸裂管路。
六、操作后收尾工作
1. 設備清潔:排空油箱內殘油,用壓縮空氣吹掃管路,擦拭設備表面油污。
2. 數據記錄:填寫《濾油操作記錄表》,包括油液名稱、處理量、進出油指標、設備運行時間等。
3. 存儲管理:清理后的濾芯、工具歸類存放,設備罩上防塵罩。